手机站   |   客户端

文堂陈氏代表人物

据《陈氏家谱》载:文堂陈氏乃坑口竹阳坑始祖唐英烈侯彦文公的后裔。北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彦文公15世孙陈嘉言由竹阳坑沿三溪河溯流而上迁居文堂,历经数代经营,室弟日增,子孙繁衍,村庄兴旺。

作为文堂陈氏的绅衿的代表,陈昭祥和陈履祥等兄弟几人十分引人注目。他们既是《文堂乡约家法》的制定者,也是文堂乡约活动的参与者。在乡约人员名单中,担任约赞的有陈昭祥、陈履祥、陈元祥、陈淑祥、陈国器、陈汝霖和陈明良,这七人在以后的岁月中除了昭祥外都取得了功名。七人中最负盛名的当属陈履祥了。

陈履祥(1540—1610),字文台,号光庭,又号九龙山人,《家谱》称其“生负异秉,幼怀奇志,少时读书不规规于制,举止豪迈不羁,弱冠后折节就范,励志圣学,访道四方”,先后问学于罗汝芳和耿定向。讲学金陵宛水间,门徒八百余人,并赴东南各省主持郡县各学会。万历间取得了贡生的资格,在宣城倡教授徒,开设同仁会馆。死后从嗣于罗、耿诸祠,宣城亦为他立祠。据记载有四部著作,可能是《翼易会通》《九经翼》《硕果大成》和《孔易毂》。还为罗汝芳辑《罗子要录》一书。他的传记不仅出现在宗谱中,还记录在《徽州府志》《宣城县志》以及《祁门县志》中。

1572年,陈履祥等人吸收了王阳明《南赣乡约》的优秀成果,在结合文堂村人文特点的基础上,创立了《文堂乡约》。在其序言中,称陈履祥及其族兄“及合族之同志士人行所闻王、湛二先生之学,孚其乡之父老”,可见他们的乡约模式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息息相关,传承了优秀的宋明理学学说,结合自身区域特点,追求“知行合一”,修养和践履、道义与事功的统一。他们在“心即理”说的指导下,倡行着宗族体系里的治乡方略和实践。

《文堂陈氏宗谱》录“明教谕履祥先生之像”,赞称:“文宗孔孟,学步朱程,阐明四子,绩奏五经,秉铎吉水,掌教宣城,圣庙配享,万古传名。”基本上是其一生经历的写照。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