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无为县:全力构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新机制

时间:2017-05-06 18:59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要闻播报
【字体: 】      打印

今年以来,无为县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制约这个核心,以规范、公开、监督为关键环节,以梳理固化村级权力清单流程以及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集体“三资”体制改革为抓手,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系列改革,重塑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和有效监督模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

梳清单、编流程,规范村级权力。抓好村级“小微权力”,规范是基础。县纪委牵头召集县直17个职能部门,围绕重大事项决策、村级工程管理、集体“三资”管理、涉农资金管理使用等群众密切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村级权力,先后进行了10多次集中梳理、归纳、审核,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力求简化流程,完善监督环节,编制《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图,县委书记作序,印发全县各级,并在公开栏上进行公示,以图表形式“亮权”。同时,拟针对巡察发现的农村基层制度缺失等问题,梳理、创新村级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村级工作餐管理、村干部待遇定期提高等制度,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简便易行、具有特色的村级管理制度体系,为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晒过程、晾结果,公开村级权力。抓好村级“小微权力”,公开是关键。县纪委牵头会同农委、财政等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村级“小微权力”线上线下同步公开的模式,一方面升级改造村务公开栏,并在各村民组设置简易公开栏,解决无为面积大、居住地分散、群众难以到村部集中查看的困难;另一方面,在县纪委网页设置专门公开栏目,并开启微信接入口,使每位村民都可以查看村级事务,监督和参与管理村级事务,有效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改模式、严考核,监督村级权力。抓好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是保障。针对过去村务监督委员会形同虚设,存在人员素质低、不能监督;地位低、受制于村“两委”,不敢监督;主动性不强,作用发挥不力,不愿监督的三个方面突出问题,县委、县纪委把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保障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的有力抓手,大胆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造一支村级监督的利器,破解村务监督难题。将监督权上移,由乡镇包村干部和村纪检委员负责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建立接受村党组织和乡镇纪委双重领导,以乡镇纪委领导为主,能够真正行使独立监督权的村级监督机构。设定年龄、文化等条件,提高门槛,优化村务监督委员会人员结构。将村“两委”干部全部纳入监督对象,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实行正负面清单双向激励考核,奖优罚差,激发活力。通过上述制度设计,打破既有监督模式“藩篱”,让村级监督组织真正的“立起来”、“动起来”。

通过系列改革的持续推进,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得到有力加强。一是村级权力逐步规范透明。村干部手中的“小微权力”首次有了明确的“边界”,不仅提高了村级权力运行的透明性和规范性,也给村干部上了一道“紧箍咒”。二是群众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村级事务在线上线下进行公开公示,过程结果写得清清楚楚,甚至远在千里之外的村民,也能通过手机微信、网络等渠道,了解村级事务办理情况,充分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今年1—3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反映村干部的信访量同比下降18.6%。三是村务监督作用有效发挥。试点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动履责意识逐步提升,在村民关注的热点村级事务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监督作用。如:陡沟镇双圩村集体资源吴楠河、黄田河2016年底承包权到期后,村务监督委员会主动介入,督促村“两委”将承包权公开竞标,最终以15万元成功发包,使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2017年3月份,牛埠镇土桥社区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监督作用,配合村“两委”认真审查低保办理对象,剔除条件不符合人员52人,得到村民的充分肯定。(芜湖市纪委)

相关新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