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新中国成立前夕—把党的规矩立起来

时间:2019-10-07 08:1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新中国成立前夕,为加强党的建设,党中央紧紧围绕战争、进城、执政等问题,在西柏坡制定了党的一系列规矩制度。这些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为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很多思想和制度成果一直影响至今。

历史回放

加强纪律性 革命无不胜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这是1948年12月20日《中国青年》复刊之际发表的毛泽东同志的题词。这个题词,精炼概括了加强纪律性和革命胜利的关系。此前,194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九月会议”)时就指出,我们的战略任务是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突出强调了加强纪律性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口号鲜明响亮、朗朗上口、深入人心,有力地凝聚起全党共识,很快化为各级党组织和党领导下的军队的行动。

大别山里的电文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加强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毛泽东于1948年1月7日亲自起草了《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指示,规定各中央局和分局由书记负责,每两个月向中央和中央主席作一次综合报告。

苍茫的大别山起伏连绵,关山阻隔,封锁重重。那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大别山区刚站稳脚跟,战斗环境紧张,又面临缺衣缺粮的险恶环境。时任中原局书记的邓小平克服艰苦条件,严格听从中央指示,贯彻执行报告制度。一份份电报成为中央和地方联系的纽带,一串串电台的“嘀嗒”声代表着党中央的声音、代表着党组织贯彻中央指示的行动。从那时起直到1952年调到中央工作,除特殊情况向中央申明原因外,邓小平坚持约两个月向中央写一次书面报告。毛泽东曾表扬说:“书记在前线亦是可以做报告的,邓小平同志在大别山那样紧张的环境亦做了几次很好的报告。”

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后,毛泽东非常关注各地土改情况,向邓小平电报询问新区土改的六个问题,邓小平立即深入到大别山各县调查,逐一作答。大别山期间,毛邓就土改问题往来电报达10次之多,这些报告大部分是邓小平在行军途中,倚着马鞍,点着油灯撰写的。根据调查研究了解到的情况,邓小平于1948年1月30日向党中央提交了《关于大别山的阶级情况与几个政策的问题》的报告,3月8日又作了《关于进入大别山后的几个策略问题》的综合报告。报告总结了进入大别山后的工作经验,并对大别山地区土改中存在的“左”的问题及其危害,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议。3月14日,毛泽东在给邓小平的复电中说道:“来电悉,非常之好。立即转发各地仿照办理。”6月6日,邓小平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起草了《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毛泽东将这份报告转发给其他的中央局,并高度肯定:“有了中原局这个文件,中央就不需要再发文件了。”

1948年,邓小平赴西柏坡参加“九月会议”,还把进军中原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和经验写了详细的书面报告呈给中央。会议结束送别时,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我们明年见面时,全国的形势一定比今年更好!”邓小平说:“毛主席、党中央看得远。我回去后要和刘伯承同志很好地研究一下,我们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席、中央交给我们的任务,我想一定能够完成。”

解放军战士将《入城守则和纪律》绘成图片,挂在背包后面,一边行军一边学习。

野战军不“野” 民心即胜利

“保护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保护工厂、商店,禁止拆毁机件、搬取物资或私自没收强购……”开封博物馆收藏着一份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城纪律守则。现在看来是泛黄发旧的一张纸,纸上的内容却是当时战士们严格遵守的铁律。

1948年6月,开封战役前,中央军委就颁发了入城纪律守则,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也向攻城部队颁布了政策和纪律,号召大家当执行党的城市政策和革命纪律的模范。在一次巷战中,某班同志进入一座漂亮的洋楼,屋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展现在眼前的是床上的红绸缎、绣花枕头皮和精致的被单。部队前进时,屋里一切东西都原封不动。野战军不“野”,每个同志都做到了秋毫无犯。

纪律就是形象,正是铁一般的纪律,让解放军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正是有了人民群众这个后盾,才无往而不胜。开封战役开始时,解放军某部进入离开封十余里的一个村庄,该村群众因受国民党谣言欺骗,大部分离开了。部队领导号召战士们为房东看好门,保存好东西,喂好牲畜。解放军到村外地里找老乡宣传,向他们揭穿国民党的谣言,说明解放军的政策,后来群众慢慢地回来了一些。房东大娘起先还很害怕,但刚一进门,战士就端开水给她喝,又看到她的牛已被战士们喂得肚子圆圆的,大娘可乐了。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全村群众很快都回来了。老乡们说:“解放军这样爱民,古今中外哪里去找这样的好队伍。”于是群众们纷纷磨面、蒸馍、绑担架,支援解放军解放开封……

朱德同志曾说,“我们既要会打仗,又要能执行政策,遵守纪律,只有这样,才能团结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只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拥护,我们才能胜利。”无数事实也证明,严明的纪律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宋梁缘)

历史回放

始终坚持和牢记“两个务必”

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共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预言,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为此,他提出了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即要求全党同志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就是被我们党始终牢记和坚持的“两个务必”。

贪图享乐思想引起党中央注意,“两个务必”及时深刻告诫全党——

“城市的引诱实在太大”

“一进城市,大家对居住、生活条件的要求就提高了,都爱从好的方面去布置。”“似乎大家都变了,要能维持简朴的作风,恐不容易。城市的引诱实在太大。”这是杨尚昆在1949年初写下的一则日记。杨尚昆时任中央秘书长兼军委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负责中央机关向北京转移的具体事宜。这则日记是他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京记录下的个别机关纪律松弛的现象。

杨尚昆所记载的事件并非个例。面对迅速到来的重大胜利和可喜局面,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开始懈怠起来,头脑中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享乐思想。比如,一些干部进城后,住房喜欢洋房别墅,家具首选红木花梨,吃饭则要山珍海味,上班必须专车接送。1948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城市公共房产问题的决定》指出:许多机关团体和部队,在城市中占领与争夺公共房屋和家具,或一个小机关占据极大极多的房屋,任意糟蹋毁坏,不负任何责任。300多年前李自成进京后急剧腐化、迅速败退,历史教训犹在眼前。这些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我们难免有重蹈李自成覆辙的危险。

“两个务必”的提出恰如一针清醒剂,警示全党要防止出现、及时发现和纠正思想行为上的“病灶”。这正是中国共产党勇于直面问题、常怀忧患意识的鲜明体现。从延安时期对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思索,全党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到“两个务必”的提出与进京“赶考”,我们党在思想作风建设上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步。新时代,持续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八项规定”引领作风建设,凝聚党心民心,聚起清风正气,为党永葆生机活力汇聚起磅礴而持久的作风力量。

1952年2月《连环画报》刊登的《吴勇是怎样堕入贪污泥坑的》连环画。

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两个务必”为党员干部敲响思想警钟——

谨防糖衣炮弹的攻击

糖衣炮弹,比喻运用巧妙伪装使人乐于接受的进攻性手段。这种糖衣炮弹的危害很大,甚至是致命的。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严肃指出,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毛泽东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新中国成立前后一些党员干部被“糖衣炮弹”所腐蚀的现象时有发生。

1952年《连环画报》曾刊登了一则真实的故事。本溪煤铁公司办事处副科长吴勇是曾经在革命斗争中顽强战斗过来的战士。他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2月在冀东一次战斗中被日寇俘虏,过了400多天的铁窗生活。吴勇曾遭受日寇无数次鞭打、过电等酷刑,从未屈服。

然而,1949年9月,当吴勇来到本溪煤铁公司沈阳办事处任副科长时,他便以为“革命胜利了,多少年的艰苦生活可以结束,应该享受享受了!”本来意志坚定的他在糖衣炮弹面前屈服了。商人们陆续来找他,请他看电影、看戏、进馆子,大家聊得好不欢畅。商人看到吴勇有派克牌钢笔,却没有派克牌墨水,就马上买了一瓶送去,看见吴勇家没有热水瓶,便抢着买了一个送到家。吴勇的小孩生了病,包围他的商人们乘机献殷勤说:“到我朋友开设的一个医院去吧!”还有一些商人为了要和吴勇拉关系,把吴勇的哥哥从沈阳接到本溪市来和他们一起居住。

吴勇的受贿由小到大,越陷越深,“糖衣”渐渐融化,“炮弹”的威胁开始了。他被胁迫卖给商人运铁的车皮,成为商人牟利的工具。1950年,吴勇不按国家规定价格把铁售出,使国家遭受的差价损失达人民币二亿八千多万元(旧币),受到严肃处理。后来他自己坦白说:“每次接受奸商贿赂时,自己觉得党和人民对我这种犯罪行为是不会容忍的……但最后总是经不起物质引诱,接受了污秽的贿赂。同时,每接受一次贿赂之后,便下决心:这是最后的一次了!但再遇到奸商行贿时,就忘记了上次的决心。”

时至今日,能否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和物质利益的诱惑,防止“被围猎”,仍然是党员干部面临的重大考验。坚持“两个务必”,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是保持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宋梁缘)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