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激发“朝阳群众”的反腐力量  

时间:2017-11-28 10:09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开通官方微信,为群众通过“随手拍”提供干部违纪线索提供方便渠道;举报线索一经查实,还能获得奖励……近日,湖北省汉川市纪委以实际举措,鼓励群众举报干部违纪问题线索,在网上引发热议,赢得网友纷纷点赞。典型的案例、显著的效果、良好的态势,更让人看到群众监督的巨大力量。

就在前几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了十九大以后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首次“月报”。从“月报”来看,各类“四风”问题不仅依然多发,不少还呈现由明转暗、隐形变异的特点。这无不在提示我们,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恰恰相反,需要以更有效的方式、下更大的力气,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

什么是有效的方式?如何下更大力气?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推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既要勇于“刀刃向内”,也要用好群众监督的“探头”。从这个角度而言,湖北省汉川市纪委的举措,正是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一个具体探索,值得借鉴。

古人讲,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原因就在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眼里容不得半点腐败的“沙子”。领导干部公车是否私用、有无公款消费、有无吃拿卡要,群众最为清楚。这些年,“朝阳群众”火遍网上网下。多名涉黄、涉赌、涉毒明星,就是因为群众锐利的眼光,而被警方依法查获。有人因此甚至戏称,朝阳群众是“世界第五大情报组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群众是一股强大而有效的监督力量。群众参与监督的程度越高,对腐败的制约力度就越大,留给不良作风和腐败行为的空间就越小。在这个意义上,反腐也要激发“朝阳群众”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群众也离基层最近,最能发现难以发现的作风“死角”。监督的“探照灯”,如何照到“八小时之外”?工作生活里,领导干部有无违规吃请、收送礼品礼金、出入私人会所的行为?这些年,制度的笼子虽然越扎越牢,正风肃纪的发条虽然越拧越紧,但也难免会百密一疏,出现“漏网之鱼”。相比而言,数量众多、无处不在的人民群众,无疑是覆盖面更广、发现问题更快的重要力量。也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才强调,“只有织密群众监督之网,开启全天候探照灯,才能让‘隐身人’无处藏身”。一言以蔽之,群众监督,是让监督不留死角、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早在1941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内外夹攻,才能把我们的毛病治好,才能把国事真正办好起来”。不断完善党的自我监督,持续激发人民群众的监督力量,我们就一定能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晏河清、朗朗乾坤。(林亦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