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用“四种形态”为纪律尺子画准刻度

时间:2017-11-20 15:46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德国一位发明家海恩曾经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海恩法则”。他说,航空领域出现的每一起严重安全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个事故隐患。中国共产党有8900余万名党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莘莘付出。我们党员队伍整体上是好的,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问题。正如“海恩法则”中的安全事故一样,有些问题初露苗头,有些问题性质恶劣,在处理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用一种方法去简单的对待,而应在纪律的框架下,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的问题。正所谓,良医治未病,治病救人,不能仅靠刮骨疗毒,穿针放血的方法去“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更需要严密预防,抓早抓小。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在谈及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时,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回顾一些领导干部的贪腐之路,往往从“失底线”开始,小节不守,小错不改,贪欲如同滚雪球般越来越膨胀,最终掉入腐败的深渊。落入腐败深渊的过程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期间必然也存在诸多的“先兆”和“隐患”。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纵深发展的今天,涵养森林、治病救人的关键就在于运用好纪律尺子。

戒尺使用贵在精准,“四种形态”就是刻度。有了刻度,尺子就能把情况分得更清,问题看得更准。不纵不枉,不错不漏,是什么问题就是什么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通过给纪律戒尺打上“四道刻度”,针对性的采取诫勉谈话、函询提醒、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审查等多种方式监督执纪,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闭环”架构,每一环都在教育和挽救党员干部,从而管住党员的大多数,管住全体,真正让党员、干部在“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要想用准刻度,必须磨砺一番真功夫。“四种形态”对问题审查、处理处置、处分追究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专业性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练好内功,提高专业水准,消除知识盲区,弥补技能短板,从政策、业务层面去找准定位,对照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以及相关的党规党纪,调校“瞄准镜”,做到精准研判、精准定位、精准处分。要完善精细化制度和流程,畅通问题反映、线索处置、调查核实、纪律执行之间的渠道,在谈话、处分手续、格式等方面,建立一套易把握、易操作的规范格式。各级党组织也要加强日常教育和管理,注重收集、研判“蛛丝马迹”问题线索,通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书面提醒告诫等方式抓早抓小,动辄则咎,主动扛起管党治党的责任,让纪律的尺子更严更实更准。 (怀远县纪委 吴宜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