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史今读】范仲淹之忧

时间:2017-10-13 09: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分类:廉史今读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范仲淹面对复修竣工的岳阳楼图卷,发出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写就《岳阳楼记》这一千古名篇。纵观范公一生,以天下为己任,为官清廉,体恤民情,可以看出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感叹绝不是一时兴起而发。范仲淹此忧何忧?此忧何来?

生于忧患的范仲淹,从小立志济世。范仲淹幼年丧父,因母亲谢氏改嫁被带到继父朱家,生活苦难至极。求学时,他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因为太稀无法果腹,只好等粥冷却后,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充饥……在如此艰难的时刻,少年范仲淹不是忧一己之得失,而是心忧天下。他当时就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志向。无论是良相还是良医,都是以济世救民为旨归的。

他立心忧天下之志,即坚持不懈地去奋斗。在应天府书院,他五年未尝解衣就枕,“昼夜苦学”。有位同学家境殷实,对范仲淹非常敬佩,于是就把他的情况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便派人送给范仲淹一份丰盛的饭菜。范仲淹婉言谢绝了这番美意,他说:“我已经吃惯了粥,一吃这样的美食,恐怕就再也吃不下冷粥了。”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二十六岁的范仲淹考中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

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范仲淹早年出任邠州知州,有一次在公休假日,带领全体同僚到郊外聚会。正要开宴之时,只见远处有人哭天抹泪。范仲淹立即让人打听缘由。原来,一名外地的读书人客死在当地,其家属准备就近安葬,却因贫困置办不起棺木葬具……范仲淹闻此,退掉酒席,当场带头募捐,将死者妥善安葬。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乾兴元年(1022年),黄海防堤年久失修,汛期潮水涌入,大片良田渐次沦为盐碱滩,流离失所的灾民成千上万。天圣二年(1024年)秋,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令范仲淹见此惨状,上报朝廷修复海堤。范仲淹亲率民夫,赴海修堤。不料,一场大海潮吞噬民夫百人。范仲淹临危不惧,坚守护堰之役。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绵延数百里的防海堤把惊涛骇浪锁在黄海之滨。流亡多年的灾民返回家园。为了纪念范仲淹的功绩,世人把此海堤叫做“范公堤”。

天圣四年(1026年),范仲淹母亲谢氏逝世,范仲淹回家服丧。当时他居住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应邀帮助训导全国最高学府——应天书院。一次,他遇到一个游历的学生孙复,见此学生学识不凡,就当场资助千文钱。第二年,孙复又来找范仲淹。范仲淹再次资助千钱,并劝他安心求学。孙复道出无力赡养老母的苦衷,范仲淹又帮他在书院找到一个打杂的差事,可以边求学边干活。此后,孙复跟着范仲淹攻读《春秋》,十年之后,成为名满天下的学者。范仲淹一生帮助、培养的人才又何止一个孙复。胡瑗、李觏、张载、石介等人都是经范公指点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

《宋史》记载:范仲淹“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历史上第一个义庄——范氏义庄,是范仲淹在皇祐二年(1050年)第三次被贬后,在家乡吴县捐助田地1000多亩创办的。他把义庄的地租等收益全部用于赡养同宗族的贫穷成员。他主持订立义庄章程,规范义庄的宗旨和管理。范仲淹去世之后,他的二儿子范纯仁、三儿子范纯礼继承父亲遗志,续增规条,使义庄长久地维持下去。后世子孙继承范仲淹遗志,对义庄屡有捐助,使得义庄日益壮大。直到清末,范氏义庄仍有良田5300多亩,救济无数。(王丹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