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明察暗访成常态,哪些干部当警醒?

时间:2017-08-21 06:38    来源:安徽日报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万兴
【字体: 】      打印

前几天,省委书记李锦斌辗转淮南、蚌埠、宿州、淮北四市,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和河长制落实情况进行督察。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不打招呼、直插现场,与一线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既掌握“原汁原味”的基层情况,又发现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有力推动了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领导调研不走寻常路,明察暗访打破老套路,赢得人民群众普遍好评。这种做法走向常态化,传递了什么信号?哪些干部要警醒?

做工作“华而不实”的干部要警醒。现实中,少数干部擅长做表面文章,以为“干得好”不如“看着好”,有的热衷“打造盆景”,有的喜欢“装潢面子”,有的习惯“汇报表演”……如今这一套已没有市场。从脱贫攻坚到环境整治,从民生工程到管党治党,省委领导同志深入基层“随机点调”,不打招呼“突然袭击”,摸到了一些平时不易掌握的真实情况,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现实难题。华而不实的东西,无论包装如何精巧,一较真就会露马脚,还是趁早收起来。

搞调研“走马观花”的干部该反省。有的市县干部下基层调研,往往是走安排好的路,看布置好的点,说准备好的话,不接地气、不察实情、不求实效。他们只看到总体形势一片大好,没看到具体情况千差万别,一路走来对基层没有指导意义,对决策没有参考价值。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多次严厉批评这种官僚主义做派,要求检查调研一律坚持问题导向,要一竿子插到底,不要浮在水面上,以真督实查传导责任与压力。省委领导言出必行,各级干部理应跟上。领导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走马观花肯定不行,“下马观花”才是正道。

抓考核“浮光掠影”的干部当纠正。有的地方形式主义仍有市场,官僚主义屡禁不止,与政绩考核不精准、不务实有很大关系。一些检查考核存在简单看表面或片面看数字的错误倾向,比如检查开了多少会、发了多少文、管了多少人、投了多少钱,却忽略了有多大实际效果、群众如何评价等更重要的指标。这种考核看到了“面子”光不光,没看到“里子”实不实,看到了“一时”好不好,没看到“长远”行不行,实乃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的风向标。针对这种现象,必须坚决纠正,抓考核不能“浮光掠影”,而要考准考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展现,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检验。实践充分证明,明察暗访是抓落实的一把利剑。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以实打实的方式搞调研,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彰显了“三严三实”的优良作风和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全省各级党员干部要主动对标,深刻反思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坚决纠正作风上的不严与不实,以实干实绩兑现“讲政治、重规矩、作表率”的庄严承诺。只有拿出发现问题的敏锐、直面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本事,才能彻底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更大贡献!

(吴林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