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确保查改整治有力度见成效

时间:2025-05-21 10:07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     编辑:张晓玉
【字体: 】      打印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整改是发展的阶梯。查改整治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规定动作,是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举措,必将成为检验政治忠诚的试金石、衡量担当作为的标尺。

然而,现实中,“文字游戏”式查摆、“一团和气”式批评、“白玉微瑕”式整改等现象,无不警示着我们: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破除查摆虚化之弊,才能让作风建设之犁深耕政治生态的沃土,结出高质量发展的硕果。

以“显微镜”照准病灶,在真查实摆中锤炼政治品格。查摆问题如同医生问诊,最忌“讳疾忌医”。一方面,要建立多维度的“扫描仪”。既要对标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把“标准尺”,又要用好群众满意度这面“透视镜”;既要用好巡视巡察这把“手术刀”,也要借助大数据这面“成像屏”。另一方面,要建立“问题池”“案例库”,将查摆触角延伸到每个工作末梢,才能让“伪整改”“软落实”无处遁形。正如一些地方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实践所示,真查实摆需要打破“信息茧房”,才能构建起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协同发力的立体监督网。

以“手术刀”祛除沉疴,在真改实纠中彰显担当作为。整改落实不是“击鼓传花”,必须建立“问题不解决不松手”的责任闭环。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既要建立任务清单、明确整改路径,责任清单、划定责任田,时间清单、设置倒计时;更为关键的是要构建查改整治“坐标系”,真正做到横向到边、覆盖所有领域,纵向到底、贯通各个层级,斜向到角、消除监管盲区。查改整治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三个转变”上,即从“文来文往”转向“人来人往”,从“痕迹管理”转向“实绩导向”,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作为”。

以“防火墙”巩固成效,在真抓长治中构建长效机制。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制度建设永远在途中。破解“查摆、整改、反弹”的怪圈,首先需要建立“三防体系”,即防反弹的“熔断机制”、防变异的“预警系统”、防衰减的“增压装置”。同时,在制度创新上要把握“三个维度”。即在时间维度上要形成“当下改”与“长久立”的衔接链,在空间维度上要构建“点整改”与“面提升”的共振网,在价值维度上实现“转作风”与“促发展”的融合体,真正把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惟此,才是破除作风顽疾的治本之策。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以“查摆问题永远在路上”的清醒,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用好查摆整改“政治体检仪”,在持续自我革命中锻造过硬作风。当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能够成为作风建设的“行动派”,当每次查改整治都能够成为改革攻坚的“推进器”,我们一定能够在破解作风难题中开辟发展新局,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时代光芒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颍上县纪委监委 朱波)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