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   客户端

【廉政时评】徙木立信铸党魂 作风建设启新程

时间:2025-04-03 16:41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     分类:廉政时评,论坛     编辑:杨峰
【字体: 】      打印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壮阔征程。从“徙木立信”的庄严承诺,到“成风化俗”的久久为功,作风建设始终是党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纽带。回望十年实践,成效显著却未敢懈怠;展望未来之路,以上率下的领导示范、久久为功的坚持精神、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是破积弊、树新风的“利刃”,更是聚民心、强根基的“法宝”。

以上率下,以行践诺,方能立信于民。“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古训道出垂范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之初便立下誓言:“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从广东考察不封路、不铺红毯,到舰艇上与战士同餐共饮;从梁家河午餐的朴素收条,到云贵之行“条凳座谈会”的亲民之举,总书记以行动诠释“打铁必须自身硬”。正如《论语》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上而下的表率,让“关键少数”成为作风建设的“风向标”,更让群众看到“共产党最讲认真”的底色。湖南常德村部挂牌从38块减至12块,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印证了“约束即保护”的辩证逻辑。作风之变,始于“头雁”领航,成于全党同心。

久久为功,化风成俗,方能固本培元。“钉钉子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习近平总书记以泰山挑夫不歇“快活三里”的智慧告诫全党:作风建设需“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十年间,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步步推进,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接诉即办”到“一网通办”,制度之网越织越密。古语云:“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连续137个月公布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查处76.8万件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既彰显铁腕治党的决心,亦揭示作风问题的顽固性。“风气为之一新”背后,是“由风及腐”的忧患意识,是“修炼共产党人心学”的治本之策。唯有以制度固长效,以文化润人心,方能将“一时严”升华为“一直严”。

人民至上,民心为本,方能行稳致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训道出执政根基所在。八项规定之效,不仅在于管住“一张嘴”、刹住“一辆车”,更在于赢得“无数心”。94.9%的群众满意度,是对党“认真办事”的信任票;延安苹果园的“金扁担”,是“不吃人民的苹果”到“让人民挑上致富果”的深情跨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从锦州战役中解放军不摘百姓苹果的历史佳话,到新时代“亲”“清”政商关系的实践创新,作风建设始终以“人民获得感”为标尺。正如《孟子》所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唯有将“群众观感”作为检验作风的“晴雨表”,方能以党心聚民心、以党风领社风。徙木立信,十余年磨一剑;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六安市金安区横塘岗乡 汪立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手机站

客户端

微信

微博

版权所有  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  安徽省监察委员会  |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或镜像

合肥市包河区中山路1号  邮政编码:230091

ICP备案:皖ICP备07004725号-31

安徽新媒体集团技术支持